中医古籍书库

《心医集》

《心医集》祝登元 著

年代:清
浏览:265 次
类目:养生导引

简介:《心医集》为清代医家祝登元所作,祝登元弱冠为诸生,平生淡仕途,医术精,察脉精而效验著。撰《心医集》二卷(1650年)。提出十种养生处世之法及与患病有关之十种时弊,指出“听巫不听医”、“用本草诸书而不深知”等,于后世医药学发展有一定影响。

类型:免费

  〖末方〗

  乌头(炮去皮脐) 白附子(炮) 苍术(炒) 川芎 天麻 官桂 羌活 牛膝(各一两)全蝎(焙,六钱) 僵蚕 当归 防己 黄 (蜜炙) 羌活(各一两五钱) 麝香(三分)

  共末,酒服,每服一钱五分。

  汪善长 患一症,口中苦极,苦茶入则发呕,咽疼不可忍,不生疮,不发肿,无可用药。谓是热症,以寒药投之,入喉即吐,易辛热投之,益甚其疼,诸医无可奈何。挨至半月,饮汤全不能下,食硬米饭日可进半碗,身体干瘦,症益重,惟待毙而已。予视脉曰∶同一热症,而此热有异。夫精气出入,滋养荣卫,全在口,心热则口苦。咽者胃之系,胃热极而作疼,皆宜寒药。然寒药入喉即吐,此有故。心胃热宜汤饮,然饮不能下反爱饭,亦有故。以此症乃脏肺积湿,湿生火,火炎上,故口苦咽疼。湿发于地,饮者水类也,水入重伤,故虽宜寒药而恶水煎。脾热口甘,五谷皆甘美,脾气未伤故喜饭。三剂全愈。

  〖药方〗

  川连(一两) 嫩石膏(五钱) 淮山药(一两) 白茯苓(五钱)

  共研极细,每一次用五钱,拌入硬米饭中,才入口即觉甘美,日进二服,至三日口不苦、咽不疼,饮食胥进矣。

  吴行之 患赤白痢症,三年体瘦面青,饮食不下,并畏闻饮食之气,热者进,即欲呕,诸药服极多,后并药气俱畏。予视脉曰∶夫气血俱伤则赤白相兼,总由湿热攻之太急,病将愈而重伤,痢久胃虚,遂饮食不进。三年而肠胃不败、水谷不绝者,以秉气旺而初感亦未甚重,因攻之太骤,收涩太早,邪气去而复壅,又多用参术,亦能调扶天气,而肠路不净,日久益增。畏闻饮食之气并药气者,服汤药过多,中气既伤,邪胜于主。谷气者中气也,下不能化,则中不能纳。凡热则生气,畏气者,畏热也。原感湿热,邪气甚则畏主气也。即病治病,四剂而愈。

  〖药方〗

  川连(五钱) 枳壳(三钱) 木香(三钱)

  取井水一碗,用前药生磨冷服,四日全愈,此谓即病治病也。病患既苦煎药之气,畏不肯服,是以服亦无功,予即不用入火之药,冷水生磨,入口便觉爽快,中其肠胃之气也。初入与邪气相安,既入则邪不能容,反客为主,奏功易易耳。

  张修甫 患一症,腰痛重坠如负千斤,惟行房时不见重,服补肾等丸总不效。予视脉曰∶夫腰者肾之府,肾气虚斯病腰,服补肾丸未尝不是,然何以行房时不见重?瘀血滞之也。故行房时,肾摇而血行,行即不瘀,遂不见其重也。二剂而愈。

  〖汤方〗

  黄柏(盐水炒) 知母(蜜炙) 乌药 桃仁(去皮尖) 青皮 红花 苏木 穿山甲 木通(各一钱) 甘草(五分)

  加黑枣一枚,生姜二片。

  谢家一孩子 九岁,初起感冒,服药五六日不效,眼直手软,懒言语,神色昏迷。至九日忽然气喘,不省人事,四肢冰冷三日,以为死矣,欲入棺,只胸前火热。至第七日,眼目鼻口手足俱冷,而胸前火热未除。适予过其门,告以病缘,予视脉曰∶此由疳邪内作,误认为感冒而治其表,脏气受郁已极,遂不能通心窍,而同死人也。胸前火热者,积表气也,法当下之。上不下者下不上,表里呼应,即得生机。用朱砂、铁粉、琥珀共八分,挖开口灌之,须臾胸前气响运旋,即有气退场门,两个时觉手足有动意。再用升麻人参汤,更吞朱铁散八分,肠中作响,鼻息喘急;通体微暖,服汤药三日而始能言语,又服药三日而始能开眼。从死得生,亦快事也。

  铁朱散

  朱砂(二钱) 铁粉(一钱) 琥珀(二钱)

  参麻汤

  人参(五分) 升麻(五分) 白豆蔻(六分) 香白芷(三分)

  〖汤方〗(前三日用)

  附子(去皮,炒,五分) 南星(姜炮,八分) 沉香(三分,磨冲) 木香(五分,磨冲)人参(八分) 甘草(三分)

  〖汤方〗(后三日用)

  当归(一钱) 白术(八分) 白芍(八分) 肉桂(六分) 白茯苓(六分) 川芎(六分)人参(八分) 远志(六分) 甘草(三分)

  沈维新 患一症,腹如刺疼,有时攻心,咽如烟闭,不能通气,诸医不知何症,一日换数药,不能忍,遂欲自缢。予视脉曰∶此伤寒症,初感能忍,未经汗散,陡至四五日沉重,诸医不知此,谓其心疼咽烟,遂以黄连解毒药服之,宜乎其益重,而思死也。用瓜蒂散吐之,即心不疼,只腹痛;咽不烟,只咽干。然后用四逆汤加减,由从前颠倒用药,故其后遂先吐而后温脏也。

  李买甫 患一症,腹中每响动如雷,有声彻上下,隔邻犹闻之,两胁痛不可忍,偶食肉即发,后闻肉气亦发。初起面口俱青,渐紫黑,至不省人事,如死样三个时始得苏,药总不效。予视脉曰∶此由伤食不得化,积秽成块,体肥多血,以血裹食。其见肉即发者,必系肉块也,肉欲出不能。遂响动如雷,末药一料而愈。

  〖末方〗

  山查肉(一半酒炒,一半生用,四两) 桃仁(去皮尖,二两) 川芎 山棱 莪术(醋炒,各三两) 槟榔(一两) 砂针(一两,醋炒)

  共为末,每空心酒吞三钱。

  游成宇 患一症,遍身畏寒,夏月亦须绵袄,夜即烘火,鼻中全然不闻香臭,鼻孔有一物豆大痒极,若以手爪入则又痛极,惟以黄泥入鼻知为土气,常半月不开口,无医可治,予视脉曰∶病有奇症,医有奇方,此不必用药,只一昼夜即愈,却用毒手,俾之苦极,始得生路。觅一间房极小,不漏风,四面有砖者,其房四面俱锥一孔,地下掘一小坑仅盘大,可容人面,病患住房内锁闭。用家艾百斤,渐从四面孔内烧入,自晨至午,烧至三四十斤,烟塞满房,不能容鼻,没奈何以头触之,寻有空隙,以鼻抵之,即盘大可容人面者,须臾觉鼻息通畅。自午至子,遍身热极,将绵袄俱脱。天明开门看时,其鼻中血落,不畏风寒,服补中益气汤十剂全愈。究此病所以,因居楼上,木气太甚,冬月用火太多,无缝可泄,木又生火,积久成痼,热在脏腑,寒在皮肤,用艾以灸皮肤之寒,而通脏腑之窍。木入土而朽,火入土而尽,观其病时,惟闻有土气,固已得治法矣。

  张太华 患一症,初起口疮身热,用凉药稍愈,后渐神昏气倦,不思饮食,久益见人不识,手舞摇头,热极但欲饮水,以水肿不与饮,屡用寒药,吐不能纳。予视脉曰∶此病固宜寒药,而用寒药亦有异。夫病势已久,服药已多,见连柏等即吐者,伤胃也。夫湿郁成热,火起于胃,初起但凉膈散一服便清,不早为计,火郁已极,又多服寒药,胃伤畏寒,因不相纳。予亦用寒药,一剂而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