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·薛雪撰注,刊于1754年。
本书选录《内经》中的重要内容加以注释。以作者十分推崇张景岳,故主要参酌《类经》中的注释,也吸收了其它各家学说。书中共分摄生、阴阳、藏象、脉色、经络、标本、气味、论治和疾病等类,共14篇。注文简要,但全书略于针灸的记述。
现有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及石印本。
绪言
黄帝作《内经》,史册载之,而其书不传。不知何代明夫医理者,托为君臣问答之辞,撰《素问》、 《灵枢》二经传于世,想亦闻陈言于古老,敷衍成之,虽文多败缺,实万古不磨之作。窥其立言之旨,无非窃拟壁经,故多繁辞,然不迨拜手赓扬、都俞吁之风远矣!且是时始命大挠作甲子,其干支节序占候岂符于今日?而旨酒溺生,禹始恶之。当其玄酒味淡,人谁嗜以为浆,以致经满络 虚、肝浮胆横耶?至于十二经配十二水名,彼时未经地平天成,何以江淮河济、方隅畛域,竟与后世无歧? 如此罅漏,不一而足。近有会稽张景岳出,有以接乎其人,而才大学博,胆志颇坚,将二书串而为一,名曰《类经》,诚所谓“别裁伪体”者欤?惜乎疑信相半,未能去华存实。余则一眼觑破,既非圣经贤传,何妨割裂?于是鸡窗灯火,数更寒暑,彻底掀翻,重为删述,望闻问切之功备矣!然不敢创新立异, 名之曰《医经原旨》,为医家必本之经,推原其大旨如此。至于针灸一法,另有专书,故略收一二,余多节去。其据文注释,皆广集诸家之说,约取张氏者为多,苟或义理未畅,间尝缀以愚见,冒昧之责, 何所逃避?际此医风流弊之日,苟有一人熟读而精思之,则未必无小补云。
乾隆十九年岁在甲戌,扫叶老人薛雪撰。